五个认同

2020年12月22日       点击量:4398   


五个认同,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理论,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,具体内容为:对伟大祖国、中华民族、中华文化、中国共产党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。

 

五个认同分别是这五个方面:

 

1.强化对伟大祖国的认同。bai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,各民族共同缔造了伟大的祖国,共同捍卫了祖国的统一。维护祖国统一是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,各族人民只有把自己的命运同祖国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,国家才能繁荣富强,个人才能得到全面的发展。各族人民包括宗教人士和广大信教群众,都要强化自己的国民意识,要把维护祖国统一和加强民族团结作为自己的神圣职责,旗帜鲜明地维护国家利益和祖国尊严,同一切分裂祖国行为作坚决的斗争。

 

2.要强化对中华民族的认同。中华民族是我国56个民族相互依存、共同发展凝聚而成的,是一个命运共同体,是多元一体的各民族共有的大家庭。中华民族和各民族的关系,形象地说,是一个大家庭和家庭成员的关系,各民族的关系是一个大家庭里不同成员的关系。各民族只有把自己的命运同中华民族的命运紧紧连接在一起,才有前途,才有希望。各民族都要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,强化中华民族一员的意识,牢固树立各民族水乳交融、唇齿相依、休戚相关、荣辱与共的观念和中华民族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,始终把中华民族的共同利益摆在首位。

 

3.要强化对中华文化的认同。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,各民族都为创造和发展中华文化作出了应有的贡献。中华文化、中华文明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,是各民族优秀文化的集中体现。新疆是一个多民族、多宗教、多元文化的地区,解决好文化认同问题极为重要和关键。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,是民族团结之根、民族和睦之魂,只有实现了文化认同,才能谈得上其它的认同。各民族包括宗教界人士和广大信教群众,都要深化根植于心的中华文化意识,着力增强对中华文化的内心认同。要坚持以现代文化为引领,以开放的态度对待各民族文化,尊重差异、包容多样、相互欣赏,大力发展一体多元、融合开放、具有新疆特色的现代文化。同时大力传播现代文化理念和行为方式,倡导进步、开放、包容、文明、科学的理念,引导各族群众在精神情趣、生活方式上向现代化迈进。

 

4.要强化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。中国共产党之所以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,是中国各族人民经过长期探索,在认同的基础上而作出的选择。当前,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鼓舞人心,“两个一百年”奋斗目标凝聚人心,“四个全面”(全面建成小康社会、全面深化改革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、全面从严治党)战略布局深得人心。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,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,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,已成为各族人民的广泛共识。要热爱党、拥护党,服从党的领导和基层党组织的日常管理。对一切违背和危害党的领导、危害我国社会主义政权、危害国家制度和法治、损害广大人民利益的行为,必须旗帜鲜明反对,这是维护各族人民共同利益之所在,也是各族群众的政治底线,不能动摇。

 

5.要强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。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,也是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选择。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,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,这已成为各族人民的共识。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人带领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、建设和改革,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,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,历史已经一次次证明了这一切。尽管当今国际风云变幻,但社会主义在中国依然焕发出蓬勃的生机和活力,显示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和凝聚力。在新疆,不论是促进民族团结和宗教和谐,还是确保各项事业发展,都必须牢牢把握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一正确政治方向。